把学科打开 让课堂变大 褚清源
“怎么过好我的一生?”
这原本是一个人可能在某个人生节点发生的一次“灵魂之问”,但在广西贵港博雅公学,这是五年级学生要与老师一起深度参与的一个超学科学习项目。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会经历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虚拟场景,不仅可以解决快速阅读、小数乘除法等学科知识问题,还可以解决发现自己的优势并确定人生目标等大问题。项目最终以每个学生诞生自己的一本自传《我的一生》结束。
这样基于真实问题,有核心任务和成果产出的项目显然更具召唤性,不仅注重生活目标的设定,还兼顾学科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求知,在协同探究中成长。像这样的超学科学习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开始落地。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样式,呈现了基层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气象。
这样的实践探索彰显了三大特质:
一是以“素养导向”重塑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上指向人的核心素养发展。这也是新旧教学的根本分水岭,意味着新时期的学校教学必须由以前的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素养导向的教学必然体现在“实践育人”和“综合育人”上,而传统的学科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综合解决问题的环境。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一些课改先锋学校开始打破“课时主义”,把学科打开,把课堂打开,逐步实现从学科内整合到跨学科整合,再到超学科整合的升级。这一切变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把人放在最中央”是飘扬在超学科教学上空的一面旗帜。
二是以“做事思维”改造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教学活动上强调学科实践,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意味着育人方式要逐步“变轨”到实践育人上来,意味着具体的课程教学要从“做题”中解放出来走向“做事”,以做事统领并整合教和学。而超学科教学是作为“改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存在的。学习和做事是同时发生的,学生在做完整的事,也在完整地做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回到儿童的真实生活和经验世界,从“学以致用”走向了“用以致学”,实现了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内容变革的统一。
三是以“动词思维”理解“理解”。《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这告诉我们,“理解”的核心在于“可迁移性”,理解是“超越信息本身”的,只有能够在真实问题和情境中迁移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意味着实现了“理解”。这样的超学科教学实现了“为理解而教,为迁移而学”。在这里,“理解”不仅是一个名词,更重要的是一个动词。动词的理解指向过程,而名词的理解则指向结果。当我们以“动词思维”来理解“理解”的核心旨意时,理解便被重新定义了。
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在超学科教学中,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遇见五彩缤纷的生活,学生的知识学习一旦超越学科之后便可能看见更辽阔的生活和世界,便可能在生活中走向创造,在创造中实现更完整的成长。(据《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