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
14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 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神池县实验小学校 马晓平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要把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来抓,这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提高。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营造和谐氛围
  最好的创新环境是民主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到宽松自由,不受压抑,创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溅出来。传统的教育,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这种满堂灌、填鸭子式的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不要求创新,当然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在自由、宽松、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有亲切感、安全感,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创新的潜能。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情才会放松,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的精神才能得以展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提供一个宽松的、敢想敢说的环境。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孩子,乐意与孩子交朋友。教师只有对每一位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把简单的“一刀切”变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枯燥感,才会没有压抑感,才敢想敢说,敢于创新。
  三、教师要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在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和感悟,体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学生只有不断地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最终实现自身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所学的数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资源,以便于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创新,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进而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