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8

为什么要“为理解而教”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 闫寒冰

什么是理解?它与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
  传统教学设计有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聚焦活动的教学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而聚焦灌输的教学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大概念为视角,确定单元目标为切入点,引导我们理解大概念,并且学习如何提炼学科中的大概念。大概念是“为理解而教”的核心。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下面是一些例子:适应;形式和功能在系统中是如何关联的;数学中的分配律;通过有用的模型来解决问题;定义所面临的挑战;作为作家或演说家关注观众和目的的需要。在追求理解的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强调大概念,展现它们是如何安排学习优先顺序的,以及帮助学生了解大概念对理解所有内容资料的重要性。首先,从定义上来看,大概念是学科知识、技能通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阶梯,是学科核心素养嵌入具体内容的固定锚点,也是链接核心素养和内容的重要一环。从大概念的内涵来看,我们提炼出了大概念的几大特征:
  一是中心性,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是持久性,大概念是经验和事实消失后还存留的核心概念。
  三是网络状,它是学科内网络结构和学科间网络结构。
  四是可迁移,大概念能被应用于其他情境。
  综上所述,从定义和概念上来看大概念的本质,“结构”“联系”“迁移”是关键词。
  提炼学科大概念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是自上而下,从国家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描述出发,自上而下进行分享。二是自下而上,从学习内容出发,思考背后的学习目标与学科思想方法。
  2001年,我参加了一个国际知名的教师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这个项目的教材那时正在改版,在当时学员(中小学一线教师)普遍表示学习该项目受益良多的情况下,新版本教材“突然间”加上了“框架问题”(framing question)的内容,要求学员在设计单元之前构思单元的基本问题(essential question)、单元问题(unit question)和内容问题(content question),并通过活动设计在单元实施中加以落实。教学设计的难度瞬间升级,而这一内容也即刻成为培训必须突破的重难点问题。作为新版教材本地化的核心成员,我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对框架问题的研究上——于是,我顺着新版教材的参引找到了“框架问题”的出处,原来就是这本名为《Understanding by Design》的书!
  对于本书的内容特色,我想可以用三个关键词加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理解”。作者综合分析了教育经典理论,结合数年实践立体构建了“理解”框架,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自知和神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将理解的基础分为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任务三个层面。这样的立体结构就如同为初登险峰者指明道路一般,让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有开阔的思路和清晰的路径;学科大概念、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等诸多浮在云端的理念,有了可循的方向与阶梯。
  第二个关键词是“逆向”。该设计方法“逆”于常态教学设计之处主要在于:在常态教学设计中,评估是教师最后要做的工作,而逆向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要考虑评估方案,书中称之为“可接受的证据”。熟识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者可能对此不以为然,因为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就要考虑教学评估问题,本身就是系统化教学设计(如经典的迪克—凯里模型)所要求的。虽然如此,在实践一线却全然不是这样,本人数十次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每每问到“设计好教学目标后,应该做什么”时,几乎100%的回答是“设计教学活动”。因而,此“逆向”正是与常态教学设计的思维有“逆”,“逆”得有理,也“逆”得值得关注。
  第三个关键词是“实践智慧”。对于一线的实践者而言,这恐怕是本书最为可贵的地方。本书的作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都是贯通理论与实践的学者,他们在本书第一版出版后,与美国50个州及8个国家的K-16(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统称)教育者共同工作,开展了数百次教师研修工作坊,以及借助专门网站进行各学科案例的收集、评价与修订工作,使得这本著作得到了持续不断、扎根于实践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说,它凝结着专家学者、编辑团队以及核心培训师的智慧,因此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虽然适时的讨论将使学习者大有裨益,但我相信,即便是独自阅读,它也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教学设计领域有所探究、发现并在实践中有重大突破。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值得花时间去翻译的好书,但不得不说翻译工作是折磨人的,这一点是所有从事过这项工作的人都知道的。在翻译过程中,教学、研究、管理各项工作都在挤压我的时间,我有时真是感到不堪重负,以至于翻译工作一度停滞。然而,每次和老师们谈及此书中的理念与方法,我都会在大家的期待中得到再一次激励。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叹于它的清晰明了、例证充分、通俗易懂,以为译成中文难度并不大。谁想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竟全然没有轻松感,每一次审校都会发现一些重要的理解偏差,于是反复琢磨,前后梳理,向国外学者请教更是翻译过程中的常态。一轮一轮地反复审校,一层一层地攀升理解,最终使我在其中生长出一种突破理解疆域的幸福感。 (据《中国教育报》)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