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合
15

我在“乱班”找优点

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学 党东伟

新学期伊始,我接手了全校闻名的一个“乱班”:初一时他们曾联合将班主任关在教室外,还让一名科任教师在推开教室门时被篮球狠狠砸在头上;上课时他们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但是下课铃一响便立刻冲向操场,课堂内外仿佛是两个世界……更为棘手的是,他们学习成绩年级垫底,且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异常紧张,开学不到两周就发生了数起激烈冲突。每天的课堂管理如同在高压锅中煎熬,学生的漫不经心和随时爆发的冲突让我应接不暇。
  一天,又有两个学生争吵着闯进了办公室,争相向我述说对方的种种“罪行”。吵吵嚷嚷间,我忍无可忍地怒吼道:“难道你们自己就完美无缺,别人都一无是处吗?”我的话让两个学生愣住了,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个学生犹豫地开口了:“其实……他上午还借我钢笔用了。”另一个学生接着说道:“是啊,今天早上是他用自行车带我上学的。”两个学生相视一笑,原本剑拔弩张的对峙化作了和解与默契。我也感到一丝意外:原来这些“问题学生”之间并非没有友谊和善意,只是这些优点和善意被埋没在矛盾和冲突之中。
  这次意外的和解让我茅塞顿开:既然优点能够化解矛盾,那为什么不尝试让学生都去发现彼此的优点呢?或许,这正是破解“乱班”困局的钥匙。
  怀揣着这一想法,我决定在班上开展一次特别的班会活动。我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个人需要说出同桌的优点或对同桌的最大好感之处。
  万事开头难,第一个发言者站起来时还有些拘谨:“我的同桌的优点是他很乐于助人,每次我遇到难题时,他都会耐心地教我……”有人开了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分享他们对同桌的赞赏。有的学生提到同桌在体育课上默默地帮忙搬运器材,有的谈到自己生病时同桌送来的一杯温水,还有的讲述了同桌在课后耐心辅导自己的经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往被忽略的点点滴滴,在这一刻被放大,成为一道道温暖的光束,照亮了整个班级。
  短短的两节课时间,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班级的影像:不再是不断制造麻烦的“乱班”,而是一个充满关爱和善意的集体。通过这次“找优点”活动,学生发现自己的同学并非一无是处,在这个“全校最差班级”里竟然藏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许多学生第一次感受到“我的同桌”原来对自己这么好,这种新的认知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
  趁热打铁,我决定将这一发现优点的理念扩展到整个班级管理中。我为每个学生设计“成长记录”表,并将这些记录表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学生每天记录下自己的表现,从日常行为到学习情况,再到思想觉悟,每一项进步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体现和认可。
  我还设置了诸如“好人好事栏”“学习进步栏”“思想进步栏”“突出贡献栏”等不同的展示平台,用以表彰那些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学生;此外,每周全班进行一次小结,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评选出“优秀之星”。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通过不断的正向激励,帮助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行为方面逐步提升。
  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哪怕是那些缺点和问题比较多的学生,同样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当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正面评价时,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都会被激发出来。随着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渐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行为便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会开始关注自己的表现,主动改正缺点,进而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这些简单却有效的措施,我发现曾经在课堂上散漫无纪的学生现在变得更加自律,能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曾经在矛盾中互相对立的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包容和理解,他们不再只盯着对方的缺点,而是开始用心去发现和珍惜身边每个人的优点。这种转变是潜移默化的,但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学生小亮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之一,常常带头捣乱,然而在一次“好人好事栏”评选中,他因为在体育课上主动帮助同学搬运器材而得到了表扬。这次表扬让小亮第一次感受到来自集体的认可和赞赏,他开始逐渐从捣乱者转变为班级的积极分子,甚至还担任了纪律委员。这样的例子在班级中不断涌现,每一个正向行为的积累都在悄然改变着这个班级的面貌。
  新课程改革提倡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主张“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因此,教师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而应以宽容和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当然,这种成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也各不相同。
  教师的责任是用慧眼去发现、呵护这些潜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鼓励和表扬将这些闪光点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每一个微小的优点都能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通过挖掘优点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如今,曾经被认为“无药可救”的“乱班”,从最初的散漫无纪已逐渐转变为一个团结、有序且充满了上进心的集体。学生在自我肯定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在同伴的赞赏中学会了包容与合作。这里不再是那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班级”,而是一个有着无限潜力和希望的集体。
  “找优点”的过程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未被发现的宝石,作为教师有责任用心去打磨,让这些“宝石”在阳光下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据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赞(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