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三问”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 陈登江
十几年的学校管理经历中,有几件事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学校制度如何管用——从一项制度执行说起
一天,在巡查学校过程中,我发现一位教师上班时间在办公室玩电脑游戏。此前,学校专门制定制度禁止此类行为。
有人认为,学校可以直接按制度规定处罚。但这样的处理方式教师有时并不会真心接受,也很难达到促使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的效果。
还有人认为,校长可以间接提醒和批评,比如走进办公室,用眼睛扫视他;比如坐到这位教师身旁,用手拍拍他的肩膀……但如果这些措施与学校制度不对等,又如何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认识到造成制度执行尴尬的根本原因,是这种制度是否合理,是否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达成,并让教师形成自觉约束。此前,我们的一些制度往往是由管理者根据主观判断制定的,没有站在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没有形成双向沟通的“最大公约数”。
于是,对“上班时间在办公室玩游戏”这类问题,我们先组织部分教师代表座谈,讨论这种现象会对同事办公、学生教育有哪些负面影响,在与教师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办公室文明办公备课公约。后来,这类问题就很少出现。
师德评价看什么——从一名教师的眼泪说起
毕老师是一位近50岁的老教师,教学中是出了名的“严”。她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能马上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她的课从来是鸦雀无声的;她的班级学生极少参加课外活动,因为她认为根本没必要浪费那些时间;她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几乎年年第一,因此她年年被评为先进。
又一年教师节,学校开展“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在全体教师的投票中,毕老师与往年一样名列榜首。但是,我在行政会上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参考学生评教结果,最后对毕老师行使了“否决权”。
得此消息,全校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毕老师泪流满面地找我“理论”,但是面对学生评教中对她“伴师如伴虎”“冷若冰霜”“孤陋寡闻”及80%以上不喜欢的评价,我的态度非常坚决。
不过,面对毕老师的眼泪,我确实也陷入了痛苦的思索。当下,广大教师对应试教育弊端的认识应该是清楚的,对推行素质教育的道理也是明白的。但是,为什么对于应试教育明知不可为之而为之,对于素质教育明知应为而不为之?这里除了有考试选拔制度、管理上的诸多因素,有没有教师本身师德方面的因素?
不可回避的现实是,虚荣心导致我们的部分教师违背自己的良知而去追求表面的分数。在追求名利的动机驱使下,有些教师打着为学生“负责”的幌子购买大量应试资料,学生被剥夺了休息娱乐的时间、发展个性的机会和求异创新的能力。一些教师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演变成“爱名敬分,为人师虎”了。
面对一些相对陈旧的理念对创新教育的阻碍,我在一次大会上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爱学生的心灵绝不能被爱分数的行动所淹没;以教师的强权作后盾,用时间加汗水的办法获得的分数在应试教育中也许是可行的,但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走进新课改的今天是绝对不可取的。因此,教师的师德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随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校以“存同求异,发展个性”为理念,大力推行以“快乐发展”获“发展的快乐”为模式的快乐教育。对教师在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新型师德的重建。学校要求教师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未来,与学生一同快乐发展,决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为代价去急功近利,从而形成了学校师德教育的“四心”“四德”体系。
文化建设谁做主——从一尊校园文化石说起
为了精心创设校园文化,我们购买了一个10多吨的大岩石,并雕成鹰状,寓意“展翅高飞”。作为管理者,我对自己一手创造的这个作品很欣赏,也很得意。但是,当外来人员看到这尊文化石,向学校教师询问寓意时,却得到教师“不知道这个石头有鸟用”的尴尬回复。
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文化建设只有校长一头热的现象?关键是管理者在学校建设中没有发挥师生的主人翁作用,没有与师生进行有效沟通,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学校的发展和建设。
学校文化是校长一个人的主观臆造,还是全校师生在校长引领下的共同创造,是许多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课题。如果不解决好这个课题,就会出现今天王校长上任花钱搞一套、明天刘校长来了又换了的状况。而我们铁打的营盘(广大师生)看到这种毫无用处的浪费,自然会心疼地吐槽。
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一个真正对学校负责的管理者,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既要承接学校的历史积淀,又要着眼于学校发展的未来,要多站在广大师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大家有效沟通,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集体智慧,创造既接地气(与广大师生所思所想契合)又与学校长期形成的校风、办学特色高度衔接的学校文化。
这样的校园文化才会富有生命力,具有感召力。 (据《中国教育报》)